常见问题
在进行城市基础设施改造时,监控杆的拆卸迁移需要专业操作规范。本文将从设备检测、拆卸流程、迁移运输、重复利用四个维度为您提供完整解决方案。
一、拆卸前的设备状态评估
通过专业检测设备对杆体进行三维扫描,重点检测焊缝完整性、基础腐蚀程度和内部线路老化情况。建议使用超声波探伤仪对连接部位进行无损检测,记录原始倾斜角度等参数作为迁移后复装的基准数据。
二、标准化拆卸操作流程
1. 断电处理后需等待30分钟静电释放
2. 采用分级拆卸法:先拆除太阳能板、监控设备等附属物,再分解杆体模块
.png)
3. 使用200吨级吊车时应保持0.5m/s匀速起吊
4. 法兰盘连接处需涂抹防锈油保护螺纹
三、运输过程保护措施
运输车辆需配置专用固定架,杆体与支架接触点需加装橡胶缓冲垫。建议分件运输时按功能模块分类装箱,每个包装单位应附设备参数标签,运输过程中保持温度在-20℃至60℃之间。
四、设备重复利用技术标准
对拆卸部件进行分级评估:
- A类(直接复用):表面氧化层≤0.2mm的杆体段
- B类(修复可用):法兰盘变形量<3mm的组件
- C类(强制报废):出现应力裂纹的铸件
特别注意监控杆基础需经地质雷达扫描确认结构稳定性,重复利用时须重新计算风荷载系数。
五、迁移后的安装质量验证
复装后应进行72小时连续监测,重点检测:
1. 垂直度偏差≤0.5‰
2. 防雷接地电阻<4Ω
3. 设备安装平台水平度误差<2mm
建议使用全站仪进行三维坐标校核,确保迁移后的设备性能符合GB/T19001标准要求。
本文章由 重庆恒投科技有限公司 整理发表,重庆恒投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的道路灯制造厂家,欢迎来电咨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