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见问题
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浪潮中,监控杆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,其基础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。不同地质条件对基础施工提出了差异化的技术要求,本文将针对五种典型地质环境给出专业解决方案。
.png)
面对软土地基时,建议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基工艺。通过直径40cm、深度6-8米的预制桩体,配合级配砂石换填层,可有效分散荷载。施工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地下水位监测,当含水量超过25%时,需增加轻型井点降水系统。
在岩石层地质区域,建议选用冲击钻成孔工艺。根据岩层硬度选择不同型号的牙轮钻头,对花岗岩等硬质岩层应采用水钻分级扩孔技术。完成钻孔后需进行孔壁超声波检测,确保孔径偏差控制在±3cm范围内。
针对季节性冻土地区,基础埋深应超过最大冻深线1.2米以上。推荐使用双层防腐镀锌钢护筒作为永久性模板,内部填充C40抗冻混凝土时需加入聚羧酸减水剂,确保混凝土在-30℃环境下的抗冻性能达标。
砂质地基施工需重点关注流砂现象防治。建议采用钢板桩围护结构,结合真空预压法进行地基加固。施工期间应实时监测砂层密实度,当N值小于15时,需注入水泥-水玻璃双液浆进行化学固结。
对于斜坡地形(坡度≥15°),推荐采用阶梯式扩大基础结构。每级台阶高度不超过1.5米,基础底部设置防滑凸榫。施工完成后需进行3倍设计荷载的静载试验,同时安装GPS位移监测系统进行长期稳定性观测。
本文章由 重庆恒投科技有限公司 整理发表,重庆恒投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的道路灯制造厂家,欢迎来电咨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