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见问题
.png)
走在城市街道上,整齐排列的路灯如同夜间的守护者。当我们真正需要采购时,市场上从200元到2000元的报价差异却让人困惑。某市政工程负责人张工透露:"去年采购的同功率LED路灯,不同供应商报价相差3倍,最终结算成本更是超出预算40%。"
一、材质工艺里的隐形溢价
表面相似的铝合金灯体,采用6063航空铝与回收铝材的抗腐蚀性相差5倍以上。某检测机构数据显示,优质压铸铝灯壳的使用寿命可达15年,而劣质产品3年即出现锈蚀。采购时应要求提供材质检测报告,重点查看铝材标号、散热器鳍片密度等参数。
二、安装费用的计算误区
看似简单的安装费用常暗藏陷阱。专业工程队报价包含的混凝土基座养护周期通常为7天,而低价团队往往省略这道工序。某工业园区因基座未凝固即安装,导致次年台风季23盏路灯集体倾倒,维修成本超初期报价60%。
三、能耗账单的长期透支
测试数据显示,采用普瑞芯片的200W路灯实际功耗比劣质方案低18%,5年电费差额可达2.4万元。更需警惕"功率虚标"现象,某品牌标注150W的路灯实测功率达210W,年度电费支出激增40%。
四、维护成本的雪球效应
防水等级IP65与IP54的路灯,在雨季故障率相差7倍。采购时要求提供第三方防水测试报告,特别注意接线盒密封结构和透镜防雾设计。某县城采购的3000盏路灯因防水缺陷,三年累计更换配件费用超采购总价的35%。
五、质保条款的文字游戏
注意区分"整体质保"与"部件质保"的区别,优质供应商通常提供5年整体质保,而部分厂商的"5年质保"仅限光源模块。某物业公司就曾因未注意驱动电源仅保2年的条款,额外支付了18万元的维修费用。
本文章由 重庆恒投科技有限公司 整理发表,重庆恒投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的道路灯制造厂家,欢迎来电咨询。